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多彩云南•文旅 >> 内容阅读
织锦织出同心圆 巧手绘就幸福路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6日 13:30:05

一针一线尽显传统文化,一经一纬织就秀美佤山。佤族织锦传承古法技艺,是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色彩和纹样映射着佤族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民俗风情,承载着佤族人民的民族记忆。2021年5月,“佤族织锦技艺”入选国务院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佤族织锦非遗传承人在织锦 供图

茶席、服装、挎包……走进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秧洛村博航十组西盟印象佤族织锦非遗就业工坊,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精美的佤族织锦类工艺品,佤族织锦传承人、工坊负责人李宪兰正和学员们一同制作新设计的佤族织锦手工艺品。

宽敞的工坊内,学员们端坐在织机上,娴熟地用细棍按压经线,轻挑织孔,梭引纬线穿过织孔、拉直、梳板打紧,不断循环往复,传承“千年”的技艺在手间汇聚成“锦”。这简单的一挑、一穿、一拉、一紧,看似简单,但要想做好,还真得下点苦功夫。李宪兰一边给参观的游客介绍,一边耐心地指导着学员。

据了解,李宪兰和她的“西盟印象”通过“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劳动力转移培训模式,吸纳固定织工、手织技工2000余人,累计完成培训手工织锦技能人才5000余名,培训范围覆盖西盟、澜沧、孟连三县。

文化之根,在于传承。近年来,西盟县不断加强对佤族织锦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采取建立非遗工坊、扶持非遗传承人等措施,让织锦技艺世代相传。截至目前,西盟县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316期,培训群众5385人次;全县从事织锦技艺人员3643人,现有织锦传承人50人、培训基地1个、省级非遗工坊1个、分工坊11个、新兴文化企业6家。

文化的生命力在传承,更在创新。佤族织锦是佤族历史与文化的代表,要让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还需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才能让古老的非遗以灵动的姿态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推动佤族织锦走出佤山、走向大众。

“为了让西盟的佤族织锦在市场上活起来,我到过很多地方学习取经。这几年,通过不断尝试,我们生产的佤族织锦在保留古老的佤族织锦技艺的同时,融入了更多颜色、技艺及创新理念,推出一批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产品,从而达到提高佤族织锦的使用价值和传播维度的效果,让佤族织锦被当下消费者所喜爱。”李宪兰说。

除了深度融入现代生活,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李宪兰在织锦配色方面也进行了改良。其标志性产品“吉祥如意带”,一改黑底红饰的传统风格,将更显眼的红色作为底色,饰以传统的雀眼花、牛头纹;纯手工围巾也在过去简单的纯色中配入白线,使其变成更具时尚感的麻色。其设计推出的服装、挎包、香包、发卡、首饰、挂件等20余款文创伴手礼多次在各大会展亮相,深受市场的欢迎。

立足佤族传统文化和独特的旅游资源,西盟县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并蒂花开”。近年来,西盟县坚持走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西盟佤族织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优势,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动产品迭代升级,通过将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打造出新的品牌,为当地群众开辟了增收的新渠道。2022年以来,共接待“非遗+旅游”游客75.66万人次,带动佤族织锦及其周边产品销售额达1450余万元,带动3000余名从事佤族织锦技艺群众每年户均增收8600余元,奋力书写了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变,绘就了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图景。(刁弘智)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