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州市 >> 内容阅读
【苍洱处处石榴红 籽籽同心爱中华】“老手艺”创造“新经济”——非遗文化产业成为巍山新的经济增长点
稿件来源: 大理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5日 14:22:48

多姿多彩的打歌、温暖厚实的羊皮褂、玲珑精巧的布扎、音质圆润的芦笙、味道脆嫩鲜美的咸菜……近年来,巍山县着力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用“老手艺”创造“新经济”,一个个极具特色的非遗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传承,非遗文化焕发新生

“平日里忙着盘田种地抓生产,有演出需要了,换上服装就上台,农活演出两不误。”现年65岁的茶春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打歌)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她的生活写照。

地处黑惠江畔的马鞍山乡青云村,打歌历史悠久,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这里保持了民族民间传统歌、舞、乐三者结合的民族艺术完美形式。2008年,巍山彝族打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茶春梅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打歌)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并成为当地青云小学的“编外教师”,经常到学校里教师生们打歌唱调;学校还成立了学生打歌表演队,经常参加县、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青云小学也因此被相关部门命名为“彝族打歌”传承点。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茶春梅还在家里建起了彝族打歌传习所。目前,青云村已有4支农村业余打歌队,有国家级、省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名。

传承,让非遗文化焕发出了“新生”。目前,巍山县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9项、代表性传承人110人;共有200多支彝族打歌队活跃在城乡各地,在丰富乡村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队员们的经济收入。

开拓,非遗文化推进文旅融合

蜜饯是将原生态的水果,经过加工、煮洗,然后拌白糖或蜂蜜,晒干而成。大清早,地处巍山南街的厚生号蜜饯厂的工人们,就在淡淡的果脯清香中忙碌开了。

左永惠是“厚生号”蜜饯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她告诉记者,厂里每年都要向当地群众收购木瓜、冬瓜、橄榄、杨梅等农特产品50多吨,支付收购费30多万元,向工人支付劳务费20多万元,促进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而厚生号蜜饯厂每年的蜜饯产量也达30多吨,实现产值100多万元。

巍山是中国烹饪协会命名的“中国名小吃之乡”,全县共有名特小吃24个系列、350个品种,其中,已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蜜饯、咸菜、火巴肉饵丝、一根面、酱油等。近年来,巍山县不断挖掘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力打造巍山小吃品牌,目前,全县有传承三代以上的美食烹饪厨师280多名,从事小吃行业农户2161户、从业人员6506人。

同时,巍山县还抓住大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机遇,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全县范围内建起了21家非遗传习所(综合传习展示中心、传承示范点、非遗工坊、非遗进校园示范学校、非遗旅游示范点),通过开发“沉浸式”旅游,持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创新,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指尖技艺巧传承,巾帼巧手“绣”新功。“银厂村的妇女个个都勤快,还有一双能绣花、纳鞋底、做工艺的巧手。”近日,在青华乡银厂村的布扎培训现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巍山布扎)代表性传承人刘春丽一边做着布扎技巧手法演示,一边称赞道。

现年47岁的刘春丽出生在南诏镇开南村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她的奶奶胡宗玉是当地缝制布扎的好手,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下,刘春丽也对布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学做一些简单的物件拿到古街上卖。初中毕业后,刘春丽到了当地扎染厂工作,做过扎染工、车工、缝纫工……但做布扎一直是她的爱好。2014年11月,刘春丽用多年的积蓄投资开办起了巍山县阿依布玛民族工艺有限公司。

“只有紧跟市场的步伐,不断创新创意,才能够继续向前走。”刘春丽说,通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年产值380多万元。目前,公司有固定员工20多人,实现手工居家灵活就业800多人,产量最高时一年支出劳务费120多万元。今年1月20日,刘春丽被聘为大理州妇女手工产业创业导师。

如今,在巍山县各地,许多非遗传承人都像刘春丽一样,在自己致富的同时积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布扎、刺绣、篾编等技艺,增加群众收入,助力乡村振兴。(陆向荣)

来源:大理日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