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多彩云南 >> 内容阅读
打跳?左脚舞?云南人疯狂上分的秘籍宝典在这里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3日 13:16:16

大理洱源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jpg

大理洱源郑家庄七个民族一家亲

打跳三元素

想必大家都知道,云南人爱打跳

我们耕作要跳舞、祈福要跳舞

丰收要跳舞、节庆要跳舞…… 

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要跳舞

而且有一个显著特征是

我们一定要围起圈,手拉手跳舞

毕竟打歌三要素:

围圈、舞步、奏乐,缺一不可 

民族团结的盛会——目瑙纵歌.jpg

民族团结的盛会——目瑙纵歌 

打歌有人人可加入的基础版,也有高难度专业级的进阶版。在云南的俗话是“听见三弦响,人的脚板痒”“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 

打歌是一种独特的仪式感,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承载物,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年代里,智慧的人们用舞蹈来记录生产生活知识。从舞蹈中可以窥探到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生产方式、心理状况、生活情境、思维能力及感情表达方式。 

泸沽湖摩梭风情.jpg

泸沽湖摩梭风情 

手拉手,使力跺,

黄灰冒,鞋子脱,

月亮出,管不着。 

 
引导语

最近网络上云南打跳、左脚舞疯狂上分,我们特意邀请了民族音乐学家——吴学源老师,作为特邀嘉宾从民族乐器的角度为我们讲述乐器、音乐与打跳的关系,讲述民族文化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Q1 很多民族都有打跳的习俗,各个民族把这种围圈舞蹈的形式都称为打跳吗? 

吴学最近我也看到网上有很多滇西北傈僳族、丽江纳西族、彝族打歌的一些视频,但是打跳一般是普米族对于打歌(踏歌)的叫法。在古时候这种以舞者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的舞蹈形式称为踏歌,现在又称为跳歌、打歌等,这一舞蹈形式在西南地区广泛流传,在云南的彝、白、纳西等民族中尤为流行。 

巍山县巍宝山文昌宫文龙亭清代壁画《松下踏歌图》.jpg

巍山县巍宝山文昌宫文龙亭清代壁画《松下踏歌图》

 

 Q2 那其他民族把打歌叫什么? 

吴学由于语言差异,各个民族对打歌的叫法都不太一样,但它们都意指伴有围成圆圈奏乐、唱歌、跳舞的大型群舞。其中彝族将打歌视为最具代表性的表演形式,因此打歌在彝族中有多种名称及相应的变体。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的彝族撒尼支系称打歌为“跳大三弦”;红河州弥勒县的彝族阿细支系称之为“跳月”;彝族支系使用的其他称谓还有“打转”“叠脚”“斗脚”“对脚”“跺脚”“踏踢”“跳歌”“跳脚”“跳笙”“三脚歌”“三跺脚”等。此外,打歌还被苗族称为“跳乐”、佤族称为“打歌”、普米族称为“打跳”等。另外,也有从称谓上看似乎无关,但同样以“踏地为节”“边走边唱”“圆圈队形”等为表现形式和特征的打歌,如纳西族的“哦热热”、景颇族的“目瑙纵歌”、傣族的“嘎光”、拉祜族的“嘎克”、哈尼族的“乐作舞”,以及藏族和宁蒗摩梭人的“锅庄”即“歌庄”。 

沧源史前崖画(公元前1500-公元前500年)第7地点1区5人圆圈舞图像.png

沧源史前崖画(公元前1500-公元前500年)第7地点1区5人圆圈舞图像

 Q3 打歌为什么可以流传这么长时间也没有消逝? 

吴学打歌与云南各族人民生活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融合奏乐与歌舞的打歌,一直流传于云南众多民族祭奉祖神、庆祝丰收,以及节庆、婚庆、社交聚会等场合。部分民族文化缺乏早期文字的记录,民间舞蹈便成为民族文化历史最形象有力的记录者,从打歌的舞蹈动作中也可以反映到当时各民族的稻作文化、生产水平。

 

云南踏歌典型的圆圈舞队形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沧源史前崖画5人圆圈舞图像。根据中国古代氐羌系族群的后裔(如彝族、纳西族、白族和傈僳族)的传说中记载,踏歌(打歌)这种舞蹈形式诞生于古代氐羌族群从中国西北向西南迁徙的途程中的经历,各个民族的传说均与迁徙过程中围绕篝火用跺脚、跳跃来驱寒取暖,或是围绕篝火大声喊叫、跳跃来驱赶野兽或魔鬼等有关。并且云南各民族传统踏歌是由舞者围绕篝火起舞,均带有显见的火崇拜特色。

 

云南打歌强调参与者团结一致的精神,所以它既是代表和传承云南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又是舞者自娱自乐、表达心理愉悦的形式。 

佤族葫芦笙 西盟县 长58厘米 高30厘米 葫芦、竹质.png

佤族葫芦笙 西盟县 长58厘米 高30厘米 葫芦、竹质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Q4 打歌是如何分类的,是根据舞蹈种类还是使用乐器分类呢? 

吴学从文献和图像溯源可知,起初云南踏歌只以人声伴唱,之后有了铜鼓和葫芦笙作为伴奏乐器,又引入长管芦笙(苗族跳月典型乐器)、竹笛、竹箫、三弦琴、四弦琴等。

 

鉴于其器乐伴奏的不同,踏歌类舞蹈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由管乐器伴奏,主要由葫芦笙伴奏,在彝、纳西、拉祜、白、普米、苗和佤等民族中较普遍。第二类不需任何乐器伴奏,但有踏歌者高声歌唱伴奏,例如藏族的锅庄。第三类踏歌既有舞者歌唱又有弦乐器伴奏,特别是有三弦琴伴奏,舞者自唱自跳,并弹奏弦乐,如彝族撒尼人跳大三弦和阿细。

 

白族龙头大三弦 剑川县 长108厘米 音箱宽23厘米 厚9.3厘米.png

白族龙头大三弦 剑川县 长108厘米 音箱宽23厘米 厚9.3厘米

 木、皮质——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Q5 各个民族用于打跳的乐器分别是哪些?在乐器方面好像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很多都使用到芦笙、三弦。吴老师可以跟我们详细科普一下其中的不同吗? 

吴学加入乐器的打歌现在主要有跳弦和跳笙两大类,跳弦是在跳笙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主要是因为葫芦笙音高没办法标准化统一,每个葫芦笙的音高都不一样,吹起来会打架,没有办法配合。在清代后大三弦、月琴传进云南后,葫芦笙渐渐被取代了。20年前还有很多葫芦笙,现在在云南很少看到会制作、会吹葫芦笙的人了。

 

月琴源于晋代的阮咸,明代随中原移民传入中国。月琴在云南分布广泛,但是形状传到云南后形状有了很多变化,圆形、六方的八方的都有。变体造型有楚雄地区的八方月琴、腰子月琴,玉溪地区的大龙头四弦,石屏、建水地区的长脖子高屏四弦等。

 

三弦在学术界普遍认为由秦代“弦鼗”演变而来。据文献记载,在明代中期小三弦在云南就已经很流行了。大三弦则是在清代随曲艺说唱传入云南,也称“鼓书三弦”。在各民族中产生了很多形态变化,有云南小三弦、哈尼族腰鼓形小三弦,剑川白族龙头大三弦,南涧彝族大三弦,滇东南彝族支系阿细人、撒尼人的筒形大、中、小系列大三弦等。 

 

 

彝族龙头四弦 峨山县 长81厘米 音箱宽36厘米 木质

——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Q6 比起大众比较熟知的芦笙和葫芦丝、三弦,感觉葫芦笙大家都不太了解,吴老师可以跟我们科普一下葫芦笙这种乐器吗? 

吴学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就有了笙的记述,在云南江川李家山、晋宁石寨山等遗址均有铜葫芦笙斗冥器及众多吹葫芦笙青铜器造像、纹饰出土,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葫芦笙已经在云南广为流传,截至目前至少有2500多年的历史。在西周时期,中国形成了独有的以制作材料为依据的乐器分类方法,即“八分类法”。据《周礼·春官》记载,“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其中的匏,指的就是葫芦笙。(古代称各类葫芦为瓜,魏瓜老熟后剖开,由匏瓜壳和竹管、簧片一起制成乐器,拿来吹奏,魏类乐器主要包括笙和竿,通过内部簧片和竹管配合,震动发声。)但是现在大多都是金属簧片,而不是竹制簧片了。

 

葫芦笙分布地域广,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川南等地,根据其音乐形态、音乐调子、葫芦笙的音位排列不同,主要分为两大区域,金沙江流域区、澜沧江中下游流域区。但是文山的葫芦笙与刚才提到的这两大区域的葫芦笙不一样,只有五个音而且体型较大,这种特殊的葫芦笙只分布在麻栗坡、广南等地,只有三四个县有。

 

苗族的打歌叫作跳芦笙,使用的乐器是芦笙,跟葫芦笙不是一种。苗族的芦笙是南宋时候出现的,苗族是在清代中后期才进入到云南的,是最晚进入到云南的少数民族。葫芦丝是近代出现的乐器与葫芦笙也没有关系。 

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乐器展示厅.jpg

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乐器展示厅

 

 Q7 刚才提到葫芦笙的簧片由最初的竹簧变为金属簧片了,两者在音色上和制作上有什么不同吗? 

吴学源:很不相同,竹子簧片音色非常漂亮,可惜现在都改为金属簧片了。这几年我去跑姚安、大姚、南涧、孟连搞葫芦笙调研,会制作葫芦笙的人没剩下几个了。今年的报告调研结果是会制作葫芦笙的,整个香格里拉只有纳西族里面还有一个、金沙江边傈僳族还有一个,其他没有了。但是现在仅剩两个会制作的也不做葫芦笙了,因为竹簧很难做、又工序繁琐,单靠做葫芦笙很难糊口。葫芦笙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预计十年内将会消失,那应该会是我国民俗乐器以及民族非遗文化传承的一个损失。葫芦笙现在就像乐器中的大熊猫一样珍贵,希望能够受到重视,加紧抢救保护工作,像芦笙制作技艺一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保护。当然除了刚才提到的这些乐器,还有很多的民族乐器值得聊一聊,之后有机会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佤族木鼓——云南民族博物馆藏.jpg

佤族木鼓——云南民族博物馆藏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