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多彩云南•文旅 >> 内容阅读
民族团结与山水玉溪同美——奋力书写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玉溪篇章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8日 10:42:42

​玉溪灵山秀水,人文荟萃,是镶嵌在云南滇中腹地的一颗璀璨明珠。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揭示了地球生物的演化史;李家山上,一件件泛起深深铜绿的青铜器,镌刻着久远的荆楚文明与古滇文明的交流互鉴;绵绵哀牢山,幽幽茶马道,叮当马铃声,氤氲茶香气,向人们诉说一段段茶马互市中边疆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杞麓湖畔的“卡卓语”,讲述了从“元跨革囊”到守望相亲的民族交融变迁;通海秀山的楹联诗词,是中华文明在边疆一脉相承、落地开花的生动写照;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唱响各族群众心中的爱国之声……高山大川从来挡不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愿,玉溪以自然的丰饶秀丽和历史的悠远深厚,孕育出天人合一、团结奋进的壮美图景。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团结奋斗,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旅游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在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族群众旅游需求、增强各族群众的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玉溪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团结带领全市各族群众以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重要抓手,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业态创新,增强旅游吸引力,建设文化旅游强市,让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推进各民族互嵌式发展、助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重要载体。

未标题-1.jpg

抚仙湖 配图

打造玉溪旅游品牌

拓宽各民族广泛交往渠道

2023年春节假期,玉溪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旅游消费潜能被激活,各大热门景区景点游人如织。

“春节期间,我带上家人到通海秀山历史文化公园游玩,在逛古城、爬秀山中沉浸式体验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家住江川的李先生说。

“很多游客到汇龙生态园观赏新春灯会,汇龙欢乐世界的娱乐设施深受青少年欢迎。春节期间,汇龙欢乐世界营业收入达100余万元。”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宣传委员马艳介绍。

据统计,2023年春节期间,玉溪市共接待游客240.7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合计17.55亿元。接待游客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00.08%、107.3%。旅游人流的增长,让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多年来,玉溪市围绕“打造国际康养旅居新高地”主题和“玉溪,自然和历史的博物馆”城市IP,让旅游业发展成为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新载体。

玉溪市推进民族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发展条件和环境。对褚橙庄园、花腰田间、曼来移民新村等民族旅游资源丰富的景点进行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品牌目的地创建及乡村旅游发展调研工作;以民族地区为重点,打造了一批精品乡村旅游接待企业;围绕峨山、新平、元江等地区,包装28个重大文旅项目;完成“红河谷——绿汁江旅游发展示意图”的绘制及易门绿汁镇文旅产业开发方案;聂耳纪念馆被认定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

玉溪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共生共融的地区,深厚的节日文化是玉溪民族文化中璀璨的明珠。依托全市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玉溪市打造了彝族火把节、元江傣族蒙面情歌会、哈尼十月年、喍奢扎等民族节庆。其中,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梯田人家——喍奢扎”文化旅游活动和江川区开渔节入选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特色活动。2022年,峨山彝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时隔两年再次举办火把节,峨山火把节开幕当日吸引游客3.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00万元;新平县火把节集中活动期间共接待游客7.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200万元,民族节庆活动在聚集人气、拉动经济、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在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下,玉溪市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不断提升。

元江县羊街乡在阿郎邦克梯田举行2022年“梯田人家―喍奢扎”文化旅游暨第四届哈尼传统体育活动。崔永红 摄.jpg

元江县羊街乡举行2022年“梯田人家―喍奢扎”文化旅游暨第四届哈尼传统体育活动 崔永红/摄 

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丰富各民族全面交流方式

旅游市场前景可期,但要转化为持续的红利,守正与创新都必不可少。随着我国在线旅游市场快速发展,面对新的形势,玉溪市坚持“优势互补、资源互补、互惠互利、统筹发展”,通过不断丰富旅游线路,让各族游客在融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价值理念的旅游产品和旅游路线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年12月19日,一场以“高举旗帜跟党走 同心共圆中国梦”为主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施行5周年暨“聂耳和国歌”理论研讨会在玉溪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从“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中挖掘强大精神动力。

玉溪,是一片红色的沃土,近年来,玉溪加大文化旅游融合力度,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持续开发红色旅游线路。制定出台《玉溪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加强红色资源保护,擦亮红色地标引领作用,加大红色资源保护力度。全市目前共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184个,烈士纪念设施66个。通过不断挖掘、保护和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71个,1个被命名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围绕打造“聂耳故乡 红色之城 音乐之都”的目标任务,将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作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先后成立了聂耳和国歌研究院、聂耳和国歌研究会、聂耳文化研究室等平台,广泛开展缅怀聂耳的活动。同时,以朱德故居、唐淮源将军纪念馆、曲焕章白药文化纪念馆、孙兰英烈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为重点,创新开发模式,成立了全省首家以红色印文化为主题的体验馆——通海红色印文化体验馆,在元江滇南革命武装斗争的摇篮、云南省知名爱国民主人士李和才的故乡元江县咪哩乡建强红色阵地,有效在各族群众中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2021年,玉溪4条线路入选“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学习体验活动省级示范线路。2022年,玉溪推出8条“强国复兴有我”精品学习体验线路,打造“革命玉溪·红色之旅”等特色旅游线路。

生于斯,长于斯。在深挖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玉溪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不断拓展服务内容,开展绿色康养、民族文化保护、乡村旅游品牌创建等活动,努力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旅游服务需求,不断丰富各民族全面交往方式。

在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上,玉溪展区“玉溪亿万年、多彩民族风、野奢河谷地”3条旅游线路推介,抚仙湖、聂耳、通海古城及 9 个县(市、区)文旅产业精粹展示,让众多嘉宾频频驻足。

围绕这3条旅游路线,玉溪市深挖峨山、新平、元江等民族聚集区文化旅游要素,对沿线新平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彝人谷竹海、漠沙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态村等A级景区进行提档升级,指导建设新平树几山舍、花腰田间、栖霞山温泉花园酒店等,不断完善沿线吃、住、行、游、购、娱等各方要素。

同时,开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线路,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启动实施包含江川安化乡、通海兴蒙乡、易门浦贝乡等民族地区在内的最美乡村旅游线路项目,完成了东、中、西最美乡村旅游线路方案设计,打造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各民族全面交流方式更加丰富。

640 (1).jpg

资料图

创新旅游发展业态

搭建各民族深度交融平台

古城一隅,慢煮光阴。在玉溪,有着一座1260多年建城史和“一地三城”的独特城市形态格局的古城——通海古城。在县域72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汉、彝、回等各民族生生不息,这里有“礼乐名邦”的美誉,也有“冠冕南州”“秀甲南滇”的礼赞。

近年来,为助力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能够融为一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传承,通海县始终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思路,深入挖掘和梳理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保障文物修缮、古城保护、非遗传承、基础设施改造等方面工作,将通海历史文化和新时代文化充分融合,让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实现了活态传承,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打开了新的思路和空间。

“这个店铺是由一个破旧的老房子改造而成的,整个店面的布置和设计都是我一手操办,傍晚时分及周末,总会有不少人进来店里,或点上一杯咖啡、或阅读一本书、或与朋友闲聊,悠然自得享受着小院带来的静谧和美好。 ”“無外”小院的老板吕传涛说。

通海.jpg

通海县 

诸如“無外”小院这样的活化利用并非唯一。据悉,近年来,通海县在保存老建筑原有形制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古城风貌整治和特色街区建设,文庙街、文星街已形成以民居客栈、休闲吧、艺术吧等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街区,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建设了休闲场所、精品民宿客栈等;西街则形成了以金、银饰品加工、展示、销售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街区;规划建设了北街、南街和文庙街盆景艺术主题街区,通过活化利用让古城焕发新生机、新魅力。

通海只是玉溪市活化利用历史建筑的一个缩影。多年来,玉溪市深入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整合各类资源,突出主题特点,提升各项要素,打造一批可观可感可触及的旅游产品。培育文旅综合体,发展休闲康养、生态民俗、研学科考、节庆美食、乡村旅游、户外运动、露营自驾等特色文旅新业态,寒武纪欢乐大世界、广龙小镇、星空小镇等项目逐渐建成投入运营。开发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历史文化名镇、青铜文化园区、陶工艺园区和民间工艺创意小镇。推进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创建美丽乡村、农业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休闲农庄和田园综合体,发展休闲度假、创意农业、农耕体验和乡村手工艺。不断创新旅游发展业态,搭建各民族广泛交流平台,推进各族群众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俯瞰玉溪聂耳文化广场。潘泉 摄.jpg

俯瞰玉溪聂耳文化广场 潘泉/摄

注重示范引领

深化各民族深度交融内涵

旅游的人群来自五湖四海、国内国外,来自多种民族。要发挥景区的宣传推介和文化引领作用,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民族团结进步与景区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利用景区文化阵地作用,向游客宣扬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理念。立足于此,玉溪市深入挖掘玉溪现有的旅游文化资源,打造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充分利用公共文化阵地、旅游景区、革命遗址等资源,讲好玉溪各族人民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创作传播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文化故事,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概念可感可触、可亲可及。

在2023年1月20日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的2023年“春暖花开”中印柬蒙四国迎春文艺晚会上,玉溪聂耳竹乐团的演奏家们,用外形酷似水烟筒的烟筒笛、长短竹筒组成的竹排琴、庞大如竹楼的双音竹管琴等造型各异、音色独特的竹乐器向世界奏响中国竹乐之音。

玉溪聂耳竹乐团的乐器源于云南多彩的民族文化,也源于玉溪壮丽山河和独特的历史际遇孕育出的民族风情。而玉溪青花街的打造,再次证明了玉溪致力于挖掘民族文化,构建旅游新发展高地的决心。

“街区通过深度挖掘玉溪青花瓷历史文化,以古瓷窑址为魂,开拓青花瓷复烧、文创非遗等产业,引入彝、傣、哈尼、蒙古等15个少数民族的餐饮、非遗及文创产品,集历史文化、技艺传承、民族文化等元素于一体,成功打造全省首座以青花瓷文化为主题的一站式微度假生活体验创意街区。”玉溪青花瓷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股东桂雍介绍,如今,青花街形成多民族互嵌式促进、共融性发展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玉溪市充分利用聂耳纪念馆、聂耳故居、聂耳竹乐团等资源,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利用中老铁路沿线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好玉溪民族文化交流宣传。搭建“感悟中华文化·享受美好旅程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主题活动”“美美与共——玉溪市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暨“七彩云南·非遗购物节”系列活动”平台,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同时,玉溪市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加强景区民族团结氛围营造,通过专题片、宣传专栏、宣传折页等方式,强化宣传教育。实施“旅游+民族团结进步”深度融合发展模式,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利用智慧景区项目和“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做好线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宣传。线下通过节假日和各种主题日开展相关活动,比如在元旦、七夕、中秋等节日推出“我们的节日”系列传统文化活动;推出国学小课堂、国学公益讲座、趣味“三礼”+童趣、传统小游戏、放飞梦想等文化旅游活动;体验非遗文化,亲身感受传统音乐、传统体育、传统手工技艺、民俗风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持续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文博产业蓬勃发展

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宣传教育

在2023“七彩云南行”国际媒体采风活动上,来自俄罗斯、意大利、日本、韩国、土耳其、越南以及印度尼西亚的媒体工作者与中国媒体走进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以下简称“化石地博物馆”)“时光隧道”,从寒武纪的“小虫虫”到机械恐龙,从远古生物到现代生物,从标本到活体,5亿多年的生命演变结合AR、VR、智能体感互动、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等,让各国媒体人身临其境感受着远古生物的神奇,生命的爆发,物种的演变。

李秋明 摄.jpg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 李秋明/摄 

为了不断拓展旅游的深度,推动玉溪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玉溪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业态创新、服务提升,坚持扬优势、补短板,文旅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成功入选首批100个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地质遗产地名录;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荣获全国“新时代博物馆百大陈列展览精品”荣誉,被教育部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玉溪市博物馆再次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聂耳纪念馆获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玉溪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成就展”入选云南省“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成功举办纪念云南李家山古墓群考古发现50周年学术研讨会,发布了《李家山宣言》;完成李家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

640 (3).jpg

玉溪花腰傣姑娘 

依托优秀民族文化资源,玉溪市打造以民族为主题的优秀公共文化产品及艺术作品。戏剧类作品小彝剧《顺英养猪记》、音乐类作品《喊月亮》入围全国“群星奖”决赛;大型青春花灯戏《花腰飞虹》入选云南省花灯滇剧艺术周开幕式演出;戏剧类作品《高脚鸡》和摄影作品《连接未来》获云南省第五届群众文化“彩云奖”;抚仙湖国际大马戏、花腰歌舞等精品走进旅游景区;高水平完成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省第十二届残运会暨第六届特奥会开闭幕式活动,展示了玉溪风采;本土著名滇剧艺术家冯咏梅荣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新组建成立的玉溪聂耳民乐团展现出了聂耳故乡音乐人才的专业力量。

为推进全市各族群众共享文化成果,玉溪聚力推进“百千万文化工程”,确定27个乡(镇、街道)文化站和94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作为先行示范点,组建市、县两级文艺帮扶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文化帮扶;完成文化惠民演出750余场次,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惠及群众600余万人次;玉溪市“百千万文化工程”被评为省公共文化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在中心城区建设“城市书房”“阅读驿站”“州城记忆书屋”等,加快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玉溪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丰富优质旅游资源,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增进各族群众民生福祉,不断擦亮玉溪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不断书写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玉溪篇章。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撰文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