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多彩云南•文旅 >> 内容阅读
石林彝绣架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4日 13:57:07

70多年来,中央民族访问团第二分团访问云南省路南县圭山区(现石林彝族自治县圭山镇)的故事在石林各族群众中广为流传,石林各族群众也时刻与党中央心连心,以勤劳质朴的品质在祖国西南边陲大地上用一幅幅彝族撒尼刺绣绣出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壮丽时代画卷,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局面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一起刺绣的石林彝族姑娘(薛春华摄).jpg

一起刺绣的石林彝族姑娘 薛春华/摄

石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彝族女孩会走路就会绩麻,会走路就会绣花。在石林,精湛的刺绣手艺是每个女孩子必备的技能。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石林风景区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当地彝族妇女日常穿戴的衣服、包头(帽子)、挎包、伞套深深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成为游客热衷购买的旅游纪念品。

游客的需求让小箐村村民发现了商机,他们或走村串寨收购各种传统民族服装、配饰,或加工和缝制民族服装、挎包、钱包,摆地摊售卖。世世代代讲彝语的村民在向游客推销彝族刺绣的过程中,普通话说得越来越好了。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彝族刺绣架起了小箐村与全国乃至全世界交流的桥梁。

初秋,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摆满各种精美手工刺绣品的房间。石林县石林街道小箐村村民王爱国和妻子一边翻阅着商贸展的照片,一边跟我们细数着自己从事彝绣产业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末,一些村民不满足于在本地摆摊,三五成群地去外地卖刺绣产品。王爱国和毕志辉就是其中的代表。王爱国最初在昆明卖刺绣产品,后来又辗转到北京潘家园古玩市场卖刺绣产品。

毕志辉在丽江白沙古镇经营着一家出售刺绣产品的店铺,除了出售给国内的游客外,还在海外形成了稳定的客户群。在丽江白沙古镇开店的七八年的时光中,身为彝族的毕志辉与当地的纳西族街坊你来我往,亲如一家。

随着石林彝族自治县发展形势不断向好,外出的人陆续回家乡创办企业,带动本地刺绣产业发展壮大。如今,刺绣产品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现在的彝族刺绣产品有抱枕、沙发巾、茶杯垫、桌布、电脑包等。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由以彝族为主发展到汉族、苗族等各民族共同参与的格局,销售方面也开启了“线下+线上”齐头并进的经营模式。

彝族撒尼刺绣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成为石林县与各地文化交流互鉴的媒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石林彝族撒尼刺绣在产品研发、制作、规模、销售等方面得到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

2017年,石林县成立了云南省首家彝族刺绣行业妇女联合会。彝族刺绣行业妇女联合会有效传承保护了石林彝族刺绣文化,培养扶持起对刺绣产业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和专业人才队伍,提升了石林彝族刺绣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增收致富。

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工艺,以色彩丰富、图案构思精巧、装饰性强享誉海内外。2008年,彝族撒尼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石林彝族撒尼服饰和刺绣照片作为新年贺卡封面。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林彝族撒尼刺绣不仅向世人展示了精美的刺绣艺术,更发挥着助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作用,不断创造着各民族和谐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作者:王向方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冯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