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多彩云南•文旅 >> 内容阅读
搭桥引路聚合力 融合发展新马关——马关县创新发展文旅产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8日 11:32:58

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jpg

“云上边城,白马入关。”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是一座坐落在中越边境线上的美丽边城,民族文化底蕴深厚,边疆风光绮丽壮美。各个民族美美与共,山海同心,携手发展。

随着“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心向北京、拥护核心”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龙树脚、马洒、小马固等多个农文旅融合综合体发展更加迅猛,开发建设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区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的作用愈发明显。各族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齐心聚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近年来,马关县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依托自身区位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厚的民族文化,抓住沪滇协作上海虹口区帮扶马关县的契机,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业态创新,不断增强旅游吸引力。

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成为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的重要推动力。

卢旭摄影 (2).jpg 

游客在龙树脚村打卡留念 卢旭/摄

龙树脚村:

沪滇协作 拓展交往交流交融“幸福指数”

走进龙树脚村,一幢幢彩色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依山傍水而建,这里,阳光、彩色步道、湖水、棕榈树构成了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每到节假日,就成了游客休闲娱乐、游玩打卡的热门乡村旅游度假区。

但龙树脚村并非一开始就如此美好。

龙树脚村位于马关县马白镇马鞍山社区,全村83户400人,以前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和传统农作物种植。曾经,这里农房杂乱无章,路边道旁满是柴草和垃圾……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开展,龙树脚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村民生活有了改善,但依然缺乏增收致富的渠道。

蝶变成如今的“网红村”,龙树脚村里的一幅墙绘道出了“天机”。

“你们看这幅画,画的是一列火车,起点是马关,终点是上海虹口,这是沪滇协作的缩影,是一辆开往美好生活的‘幸福列车’。”马白镇党委宣传委员李馨指着墙绘说道。 

龙树脚 陶总2.jpg

龙树脚村的墙绘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2018年,上海援滇干部来到龙树脚村,发现这里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于是就和马关干部群众一道,开始为龙树脚村出谋划策。2019年,上海援滇干部和马白镇政府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到沪滇协作项目资金,用于打造龙树脚七彩村。2020年10月,包括游客接待中心、花海、水池、沙池、休闲长廊和步道、水幕灯光等设施的龙树脚七彩旅游村建成并对外开放。从2018年开始,龙树脚村沪滇协作历时4年,前后投入3956万元。2022年,在建成沿湖悬空栈道、精品示范民宿的基础上,龙树脚村引进马关骏成阿雅文化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助力推出了青少年帆船和露营基地等新业态,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搭建各民族广泛交流平台,促进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龙树脚村村民张金莲开着一家名为莲水缘小院的农家乐,作为村里较早经营农家乐的人家,张金莲见证了田园综合体进驻龙树脚村前后的变化。“我们家2010年开业,当时开农家乐的就两三家,田园综合体进入以后收入基本实现翻番,现在年收入十多万,村里经营农家乐的越来越多。”张金莲笑着说。 

龙树脚 陶总.jpg

龙树脚村一角

此外,为了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减少旅游淡季等因素对村民收入的影响,龙树脚村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蜜桃、橘柚、蓝莓等水果。果蔬成熟后,一部分供游客进行采摘,另一部分销到上海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当地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龙树脚村以山水田园乡村旅游为抓手,积极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李馨说,在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下,202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1481元。龙树脚村各族群众深刻感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现在外出务工的部分村民回家了,村民收入提高,这些都是旅游带来的变化。”马鞍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涂开华说,“现在来旅游的有全国各地的游客,龙树脚村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村。” 

微信图片_20231127195505.jpg

讲解员为来宾介绍马洒村

马洒村:

古村新颜 共筑交往交流交融“时代空间”

一步一景,古韵悠悠。宽阔整洁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传统村落……漫步马洒村,311户农户家家房前有花、屋后种树,清澈的小水沟从寨子头流淌到寨子尾。

马洒自然村是马关县最大的壮族聚居村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位于村中心,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老人亭,见证了文化的相互交融、和谐共存。走进新建的村史馆,一件件老物件,唤醒马洒400多年的历史记忆。在神蛙广场旁的文化走廊里,一块块钩沉历史和文脉的匾额,时间最远可追溯到19世纪。此外,马洒村还有纸马舞、手巾舞等传统舞蹈,有银器制作、刺绣、侬人古乐等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集中,内容丰富,共有8大类60多项。

马洒 陶总2.jpg

马洒村全景 

坐拥古村落,马洒村坚持“发展为保护让路,保护好了才能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让“古村落”变身“旅游村”。

走进村里的首家农家乐“甜小筑”,四合院内品种繁多的多肉植物欣欣向荣。5年前,“甜小筑”的主人邓光琼请村内木匠师傅将老宅改造成具有浓郁壮家特色的小院,并对壮家特色菜进行了改良创新,还融入了舂粑粑、制作花米饭等特色体验。“甜小筑”一炮打响,成为马洒不可错过的网红打卡点。

2017年,马关县委、政府围绕马洒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整合项目、政策、资金,启动了马洒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建设。道路建设、民居改造、环境整治、污水处理、生态农业等工程的实施,大大提升了马洒的“颜值”。

同时,在基层党建的引领下,马洒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传统民间艺术的传承弘扬,组织开展壮族纸马舞、手巾舞、侬人古乐等学习培训,利用壮族“三月三歌节”“锦壮红饭节”等时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马洒特色文旅品牌名声渐起,各地游客纷至沓来。2023年以来,马洒村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0余万元。

马洒村将历史文化和时代发展充分融合,让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实现了活态传承,也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打开了新的思路和空间,古村马洒不断谱写着新时代的民族团结进步乐章。 

mmexport1700807717747.jpg

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 

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

非遗文创 解锁交往交流交融“流量密码”

马关县民族文化悠久,从事民族服饰制作者老少更替,口传身授自古未断,一生只从事民族服饰制作者比比皆是。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近年来,马关县依托当地世居民族众多、服饰文化底蕴深厚和独特的区位优势,通过建设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举办民族服饰文化节等活动,着力打造面向全州、全省、全国及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集民族服饰、文创产品设计、加工、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民族文化、服饰文化、民族产业经济示范中心,让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的样本。

服饰 陶总1.jpg

民族服饰产品

今年5月开园以来,马关县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通过3年内免收房租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来自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广南县、富宁县等地的53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入驻园区,主要经营壮、苗、彝、布依等6个民族服饰及文创产品。各民族群众在这里交流,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互鉴,各地群众在这里共同致富。

“今年5月开业至今已然回本了。”马关桑梓非遗文化传承有限公司负责人骆玉梅从上海回乡创业,经营着一家文创公司。

“我的家人都是能工巧匠,小时候看母亲刺绣,看父亲做竹编,耳濡目染之下让我对传统民族技艺有很深的情感。”骆玉梅说,如今,公司将刺绣、竹编、版画、蜡染、扎染等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市场需求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致力于推广和传承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相信只有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有内涵的产品和文化价值。

“桑梓”的成功,是马关县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缩影。

服饰 陶总3.jpg

主播身着民族服装在直播带货

近年来,马关县鼓励全县零散商户利益捆绑成立企业,开发富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民族娃娃服饰、手提袋、手包、民族工艺品等衍生品,在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和改良民族服装、饰品、设计和配色等,以市场为导向,迎合消费需求,延伸产业链,创新产品设计,将传统文化与时代审美、民族特色与国际潮流有机结合,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民族服饰产业发展。目前,马关县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各民族服装服饰层出不穷,马关民族服饰及民族文创产品远销越南、老挝、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让文创产业成为世界各族人民认识马关、了解马关的窗口。

同时,为打响马关民族文化产品品牌,马关县借助现代宣传平台并结合民族节庆、大型文化活动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将民族文化活动和民族服饰及文创产品融入旅游产业。如组织园区代表到贵州省贞丰县参加“盛装节”,对外展示马关民族服饰产品。组织参与各类大型文化活动,开展民族服装秀7场次,各乡镇巡演10余场次。组织商户参与电商直播、网络销售等培训班300余人次。马关县民族服饰蜚声海内外,2023年产值突破1亿元。

一个个农文旅融合的样本,是马关充分发挥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作用,发展旅游新业态,通过旅游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开发延伸、新业态培育发展等措施,挖掘民族文化旅游消费潜力,助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的真实写照。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边城马关在旅游高质量发展上的创新实践和丰硕成果,生动地体现了各族群众“心向北京、拥护核心”所凝聚起来的强大动力,讲述着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马关故事”。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陶红 王云飞 陈慧君 黄世俊  文/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