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多彩云南•文旅 >> 内容阅读
当幸福来敲门——文山州马关县扎实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扫描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1日 11:28:53

党的光辉照边疆 边疆人民心向党.jpg

大山巍峨雄壮,千峦叠嶂数不尽英雄故事;国门傲然屹立,党的光辉照耀边境和美村寨;边民踔厉奋发,感恩新时代共同编织出如画的幸福生活。

11月22日,记者跟随中央省级媒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南行采访团,走进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的边境村寨,在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中,见证了边疆各族群众守边固边兴边、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时刻。

文山州马关县在着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既“管肚子”也“富脑子”,在乡村特色产业带动下,都龙镇茅坪社区和金厂镇罗家坪村各族群众“吃水不忘挖井人”,同心共筑一条“产业旺、村绿美、民心聚”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之路。

mmexport1701233331115.jpg

罗家坪村村口

产业兴则百业旺 

“只有产业兴旺,村寨才能发展,百姓才能安居。”尽管来过很多次都龙镇茅坪社区,但每次看到依序等待通关的大货车,马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滔的话题总是停不下来。

茅坪社区距国境线仅500米,居住着汉、壮、苗、傣、侗、回等6个民族,共有168户768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抵边村,有着悠久的互市贸易传统。当初,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好消息传来时,很多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

mmexport1701233304511.jpg

茅坪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

“效果好不好,干了才知道!”茅坪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明昌是个急性子,不等不靠,说干就干。通过党员干部带头,利用茅坪社区地处国家级陆路都龙口岸区位优势,全村100余户临街(路)农户均实现“家家户户有商铺”目标,2022年人均纯收入达18342元。同时,依山就势,发展特色产业,成立“马关富边种植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草果、木姜子、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业1200余亩,与药企开展“订单式”合作,推动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以前的茅坪社区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地上牛屎堆,大家绕着走。”在茅坪社区做旅馆生意的段宇江拿起手机给记者展示村子以前的照片。“现在,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村里的道路宽敞了,挣钱的门路变多了,住在我店里的客人,有的甚至是从广东省来都龙国门打卡的游客!”段宇江的话里很是自豪,“口袋鼓起来”的茅坪社区居民由一开始的“不上心”,到积极主动融入到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中来。

mmexport1701233311219.jpg

胡明昌为记者介绍国门文化广场

在国门文化广场,胡明昌通过今昔对比,给村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我们茅坪能变得这么美,大家的生活能过这么好,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要做到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决把咱们国门守好!”

“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进程中,茅坪社区坚持党建引领,扎实做到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各族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看到茅坪社区良好的发展势头,文山州民族宗教委副主任李金师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点赞。

都龙镇茅坪社区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道路是马关县着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记者体验苗族传统服饰  陶红摄.jpg

记者体验苗族传统服饰

着力打造矿业、中草药、杉木、高原特色农业、旅游业等5个主导产业,发展砂仁、草果等中药材种植44.97万亩,产值33.02亿元;整合4.2亿元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7个、示范村42个、特色村寨19个;投入3.69亿元建设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成“国门家门大梁子”“饮水思源凉水井”“南疆国门小镇茅坪”“守土固边罗家坪”等一批示范村;2022年,马关县沿边行政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3元……

近年来,马关县依托资源禀赋,实施“产业强县”计划,锚定产业振兴发力点,在边境村寨种下“梧桐树”,让各族群众捧上“金饭碗”,书写了固边兴边强村富民的合格答卷。

罗家坪村记者介绍刺绣作品.jpg

罗家坪村民介绍刺绣作品 黄世俊/摄

村绿美则民风善 

行走在马关蜿蜒的山路上,一路绿水环绕,漫步于边境村村寨寨,绿美乡村、乡风文明已经成为镌刻在各族群众脑子里的行为自觉。

“自从把‘晨起五件事’纳入到村规民约,我们村子迎来了大变样!”金厂镇罗家坪村村民熊光斌开着农家乐,他说的“晨起五件事”是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一次“村民自理实践”。

为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弄干净、摆整齐、搞绿化、建文明”十二字诀经验,马关县总结推广“晨起五件事”并纳入村规民约:一查红旗飘飘,把爱党爱国体现在群众日常,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二给花草浇浇,把绿美建设落实在日常,共建共享绿美乡村;三来院坝扫扫,把人居环境整治抓在日常,让干净、整洁常态长效;四用镜子照照,把群众新形象树在日常,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新农村、新气象;五把农活干好,把基础农业产业干在日常,让群众“钱袋子”鼓起来、富起来。

“如今,我们村道路干净了,自己家的院子变绿变美了,周围邻居之间的关系也更融洽了。”从外村嫁入罗家坪村的项富春时不时地发朋友圈秀村容村貌,让外地的朋友“实名羡慕”。

马关县按照“一村一特色、村村有看点”原则,规划建设33个重点村,全覆盖启动实施绿美乡村建设。深挖特色亮点,“村内、村外”处处美。引导群众以“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也要办事”的思路,因地制宜,实施符合村情特色的“户五小”,即小景观、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庭院,“村两小”,即小景观、小广场,“五化”,即亮化、美化、绿化、净化、文化等建设,全面巩固提升人居环境,全覆盖建设绿美村庄。

陈慧君.jpg

罗家坪村民在广场上刺绣 陈慧君/摄

绿美乡村建设的深入实施,让边境各族群众居住环境变了样,在这样生态宜居的和谐氛围下,乡风文明建设也提上日程。

“我们通过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评比,实行党员联系帮带群众制度,及时排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促进邻里互助,督促落实门前‘三包’责任,树立示范典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金厂镇党委副书记熊光安的一席话,直击乡村治理的“难点”“痛点”“堵点”。

经过“宣传发动一批、典型示范一批、陋习规劝一批”“三个一批”措施,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利用村内“红黑榜”制度,评比晾晒人居环境整治成绩,促进群众治陋习树新风、孝老爱亲、文明爱美的国门民风,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

此外,马关县全覆盖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和改厕行动,边境村寨处处呈现“时时美”“全域美”,164个自然村绿美乡村建设均通过县级验收达标,“悬崖边寨”大梁子村获评“省级绿美村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覆盖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卫生厕所普及率全部达标。

让各族群众“富起来”只是基础的民生民心工程,人居环境的改善却是留住乡愁的最佳打开方式,“绿美村寨,和谐邻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已经成为马关县边境村寨的标准样式。

罗家坪村航拍全貌  卢旭摄.jpg

罗家坪村航拍全貌 卢旭/摄

文化兴则民心聚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大到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小到一个村寨和人家,推进文化繁荣都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和强大保障。

“我们村的英雄故事讲不完,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讲那些卫国戍边的感人事迹,红色文化就是我们村的精神支柱!”熊开翠经常带着孩子,到罗家坪村抓党建促强边固边现场教育基地走走,看到“我为祖国守边关”“边疆儿女心向党”主题展板,也会主动给自己的孩子讲起那些自烽火中诞生的英雄故事。

三代守边人.png

罗家坪村红色文化宣传栏刊载“三代守边人”故事

罗家坪村是著名的第一线、第一村、火线村、拥军支前的英雄村。先后涌现出“三代守边人”熊光泽一家、支前模范陶开秀、支前小英雄王贵荣、民兵英雄熊天才等一大批典型人物,在小小的村寨里,红色文化基因随处可见:家家户户悬挂国旗,“军民鱼水情深”浮雕引人入胜,用弹药箱样式的花盆种花……“守土固边、爱国奉献、军民鱼水情深”的红色文化基因在这里世代相传。

“出门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放牛就是放哨!”作为“十户联防”网格长,熊朝锋早就习惯了与国境线为伴,这是红色血脉流淌的行动自觉,也是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能在罗家坪村落地生根的思想保障。

“我们边境村寨始终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把红色文化传承融入到边境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中,让各族群众心聚在一起,切实筑牢边境群众爱边守边护边防线。”马关县民族宗教局局长王林曾经跟随罗家坪村民到192(1)号界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边境村寨各族群众团结一致为国守门的思想共识让他感动不已。

采访团深入罗家坪村采访  陶红摄.jpg

记者深入罗家坪村采访

打造提升“抓党建促强边固防”现场教学点和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守边宣誓、主题党日、“党课开讲了”等活动,深化“国门”教育,切实筑牢边境群众爱边守边护边防线。

强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深入推进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以“感恩”“坚守”“望京”为主题,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引导边疆各族人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赓续红色基因,绘制“红色地图”盘活红色资源,推出“东中西三线四条”教育体验路线,编排大型原创史诗话剧《春漫边关》,让红色文化成为边境村寨各族群众共同思想认识。

县乡村联动组建200余支1000余人“国门宣讲团”,围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等主题,推动讲历史、讲文化等“六讲”教育活动进农村、进校园等“七进”。

紧抓国防教育不放松,边境村寨支部书记利用群众会议召开时机讲解有关国防和红色文化知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走边关”活动,不断强化“守土固边”意识。

在马关县,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感人故事说不完,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画面时时刻刻都在呈现。在党的光辉照耀下,产业兴旺让各族群众致富,绿美村庄让各族群众安居,红色文化让各族群众归心,当幸福来敲门,那一定是遇到了这样一群幸福的各族人民!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陶红 王云飞 黄世俊 陈慧君

图片:除署名外均为陶红 摄影

视频剪辑: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黄世俊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