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内容阅读
润泽以聚搏激流 同心筑梦向未来——玉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实践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26日 10:29:37

16880241_chj_1666713600000.jpg

群众生活越过越红火 供图

云南玉溪,滇中碧玉,有“一地四乡”之美誉。在那里,澄江市帽天山古生物化石群,揭示了地球生物的演化史;红塔区巍巍红塔彰显出各民族血液中流淌的改革创新之魂;江川李家山上,一件件泛着深深铜绿的青铜器,镌刻着久远的荆楚文明与古滇文明的交流互鉴;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哀牢山中幽幽茶马道,向人们诉说一段段茶马互市中边疆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动人故事;通海杞麓湖畔的“卡卓语”,讲述了从元跨革囊到守望相亲的民族交融变迁;秀山上的一幅幅(首)楹联诗词,是中华文明在边疆一脉相承、落地开花的生动写照。高山大川从来挡不住玉溪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愿,深泽大湖孕育出各民族爱国、团结、奋进,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

近年来,玉溪始终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玉溪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大局,通过抓统筹聚合力、抓宣教筑根基、抓发展共繁荣、抓嵌入促“三交”、抓网格强治理、抓示范带全域六个方面,有效推动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玉溪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2个、示范单位1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区)3个、示范单位164个、示范学校72所。

党建引领 统筹创建一盘棋

澄江市马房村位于抚仙湖北岸,世代聚居着汉、彝、回、苗、壮等多个民族。近年来,马房村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抚仙湖保护治理深度融合,走出了具有马房特色的蝶变之路。

马房村是玉溪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抓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一个缩影。

“为促进创建工作统筹推进,我们成立了各级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玉溪市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启动新一轮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5年规划编制,组建8位市级领导牵头的‘8+N进’活动指导组,健全领导干部挂包联系民族宗教工作重点乡镇、民族干部培养、经费保障等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玉溪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玉溪市民族宗教局局长柴慧明说。

2022年2月24日,玉溪市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玉溪掀起一个新的高潮。

宣教先行 培根铸牢中华魂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大家都知道,国歌曲作者聂耳是玉溪人。

多年来,玉溪各族群众为了纪念聂耳,用他的名字命名的组织机构、路名、建筑等共24处。这些因聂耳得名的组织、设施、活动等红色资源成为玉溪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继承革命传统、弘扬聂耳精神的重要载体和阵地。

玉溪还注重用好“南疆丹娘”孙兰英纪念馆、李和才故居等22个红色教育基地,生动讲述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常态化、分众化开展宣传教育,激发各族群众“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

除了用红色文化铸魂,玉溪还坚持用中华文化培根。通海县秀山上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由100多座寺观庙宇、亭台楼阁形成的七大古建筑群,让秀山成为中国古建筑的博物馆。秀山有历代名人题写的匾额100余块、楹联200余副,故也有“匾山联海”之称,这成为玉溪创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和“中华诗词之市”的文化根基。玉溪还建成青花街、十里文化长廊等一批展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城市地标。

此外,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利用凤凰广场、花腰田间“民族文化传习馆”、新寨村朗娥桑洛文化广场等阵地,常态化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戛洒夜市步行街成为“夜经济”“地摊经济”发展新引擎,实现经济效益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双赢”。以“民族情”切入、以“中国心”升华创作的《花腰恋歌》,荣获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两项大奖,并在人民大会堂首映。抓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教育,学校推普率达100%,创建3所规范汉字书写特色学校、49所省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文化自信的沃土,玉溪在这些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各族儿女深刻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筑牢文化自信之基,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玉溪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张培龙说。

守正创新 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玉溪始终坚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合推进,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引领建设工程,在全省率先脱贫,各民族同步实现小康。实施民族地区“五网”建设项目242个,有效改善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条件。推进红河谷——绿汁江热区产业经济带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烟菜花果药畜”特色优势产业,云南“10大名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数量稳居全省第2位,新平县、通海县获评省“一县一业”示范县,戛洒新寨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江川区九溪镇本着因地制宜和“一乡一品”的发展理念,以“亚洲花卉科创谷”为载体,把花卉、经果林等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打造形成花卉电商、花卉文创、旅游度假、生产服务等花卉衍生产业,全镇种植各类花卉达2100亩,每年带动各族群众增收1600多万元。

易门县浦贝乡、峨山彝族自治县化念镇等地区,以“促蝶变”为定位,引进产业支撑、做美镇容村貌、发展集体经济,争创新的示范典型。

新平县戛洒镇以“强示范”为定位,增强示范引领和聚合发展功能,打造记得住乡愁、留得住游客、增得了收入的乡村振兴样板,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在产业发展的强力驱动下,玉溪综合实力跃阶而上,全市经济总量实现翻番,从2012年的107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352亿元,年均增长8%;全市9县(市、区)生产总值于2020年全部突破百亿元大关。

在不断发展中,玉溪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新征程上一个也不能少,玉溪各族儿女共同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奔跑。

“三交”互嵌 打造融荣发展新模式

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途径,玉溪顺应各民族大流动、大融居发展趋势,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实施融荣社会构建工程,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在我们社区,无论是春节举办的系列活动还是火把节等,周边兴蒙等各个乡镇来参与的各族群众都很多,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各族群众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通海县秀山街道六一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张万林说。

像六一社区一样的群众性交流活动在玉溪还有很多。这些活动既传承保护了高台、棕扇舞、花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形成了玉溪旅游文化品牌。

此外,玉溪市财政每年安排5000万元全面实施“兴玉英才计划”,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价值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玉溪心怀“国之大者”,先后组织9批7050人支援边境州市抗击疫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玉溪持续实施“情暖童心·爱系留守”等公益夏令营活动,招收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学生到玉溪市级重点高中上学,促进各族青少年交流。推出省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5条,青花街、碗窑村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澄江入选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

多种多样的活动不断促进着玉溪各族群众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各族群众的心更近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网格治理 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

近年来,玉溪始终把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作为维护民族团结的基本路径,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

玉溪持续开展“服务大局普法行”活动。以创建全国第一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为契机,完善市、县、乡三级同步监测监管涉及民族宗教因素影响团结稳定问题机制,探索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创建工作与创文创卫、疫情防控、平安建设等工作深度融合。

红塔区北苑社区坚持以城市民族工作为着力点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各民族党员、网格员为中坚力量,组织群众成立治安巡逻、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三支自治队伍,自己人解决自己的问题。

新平县新寨村,一次民族团结宣讲进家庭、一场法治讲座进村组、一盆小花改陋习、一幅字画传家风等“7个一行动”成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抓手,以家庭建设为工作切入点,引导群众向上向善、移风易俗,促进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强化群众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改善和保障群众生活。

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过程中,峨山县人民法院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开展巡回审判,方便各民族群众参与诉讼,在调解、审判、执行等环节尽量通过双语进行;强化诉源治理,在彝族聚居区设立了云南省首个乡镇民族品牌诉讼服务工作站,设立以“三静三退”为核心的特色调解室,开展“一站式”窗口文明服务,推出双语导诉、双语调解等11项便民利民措施;投入近1600万元加大智慧法院建设力度,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调解、网上审理、巡回审理。努力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提供有效司法服务和保障,奏响民族团结“和谐曲”。

“这些都是玉溪深入融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从社区、村寨出发,统筹各方力量,充分发挥网格服务管理作用,同时抢抓机遇,发展经济,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水平,实现共驻共建共治共享,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基层一线,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的典型做法。”玉溪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杨哲博说。

示范带全域 筑牢民族团结进步根基

“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是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重大工程,创建成果是玉溪建设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市的‘四梁八柱’。玉溪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以团结聚人心促发展,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8+N进’活动和创建联盟行动,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建成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机构1个、教育基地3个。”张培龙说。

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促进各族群众守望相助、人心归聚、精神相依,2019年,新平发起成立全省第一个行政接边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联盟的成立不断深化了创建内涵,丰富了创建形式,扩大了参与范围,提升了创建水平,形成了以点带面,由示范带动全域创建的良好局面。

江川区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融入全区重点工作,与乡村振兴、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双融合、双推进,让创建工作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玉溪的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依然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近期,峨山县委副书记、县长施忠诚在全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推进会上要求,要抓好《峨山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及10个“8+N进”活动创建工作方案贯彻落实。要聚焦整治重点、痛点、堵点,分类精准施策,逐一抓好整改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补齐短板、强化氛围营造、强化跟踪问效,做到一天一过问、一周一研究、一旬一督查、一月一调度。要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导检查,实行“派单、接单、回单”制,以“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咬紧牙关、奋力冲刺,全力推动各项创建工作落细、落实。

润泽以聚搏激流,同心筑梦向未来。今后,玉溪会紧扣玉溪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领导小组组长、市委书记王力在全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推进会上提出的要求,以“说了就要干、干就要干好”的态度抓落实,持续深化“玉溪之变”,通过创建凝聚人心、团结力量,为玉溪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的力量!


基层声音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玉溪一直在路上

易门县素有“滇中水城·菌乡易门”美誉,汉、彝、哈尼、回、苗等23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党的十八大以来,易门各族群众主动融入和服务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举全县之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今后,我们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推进红色文化进校园,传承革命精神,擦亮立德树人底色,铸牢民族团结之魂,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易门县小街乡中心小学校长刘勇说。

玉溪市红塔区是玉溪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汉、彝、回、哈尼、白等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享有“聂耳故乡”“云烟之乡”“花灯之乡”美誉的沃土上。

玉溪市红塔区蓝晶科技有限公司职工刘云波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让我对我国过去5年工作成就和10年变革有了深刻的认识,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在新时代征程上踏足留印,为玉溪实现美好的蓝图贡献自己的力量。

澄江位于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核心区域。一直以来,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在绿水青山间绽开了鲜艳的“石榴红”,成为最美的景致。

澄江市海口镇松元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卑映雄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带领松元村全体党员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振奋精神,加快家乡的建设步伐。”


记者手记

同心向党共向幸福

玉溪自古以来就是云南“国际大道”的重要枢纽和面向南亚、东南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集散、加工“腹地”。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各民族经贸在这里繁荣发展,各民族群众在这里互学互鉴,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成为这里各族群众共同的心声。

新时代,玉溪建成了以国道高速公路为龙头,市内经济干线为骨架的高等级公路网,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成为通往东盟各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再加上通信、电力以及城市功能完善,对上承接昆明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开放,对下辐射邻近州市和周边国家的作用更加显著,从而也为各民族群众的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在玉溪,民族团结不是苍白空洞的,更不是墙上挂挂、展板上看看,而是有形有感有效,融入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就像玉溪大地上漫山生长的三角梅一样已经深深扎根进这片土地,洋溢在抚仙湖畔南来北往游客的笑脸中,根植在玉溪市各族群众的心窝里……

行走在玉溪境内,一种感觉始终萦绕在记者心头,那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在聂耳与国歌故事的熏陶下,在“楹联诗词”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烟草、褚橙、柑橘、芦荟、花卉等特色农业的发展成为玉溪腾飞的翅膀,民族地区产业不断壮大,城乡建设成效显著,就业、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不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玉溪各族儿女乘着交通发展的东风在通往幸福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马新焕)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