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内容阅读
云南边境小康村建设的生动实践——创新实践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0日 19:21:05

一年来,云南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按照“省级协调推动、州(市)统筹谋划、县(市)主体责任、乡(镇)村主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有力有序推进,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昆明市(托管磨憨镇)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进展良好、成效显著,持续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深入拓展了乡村振兴和兴边富民的深度和广度,边境群众对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发生的显著变化有了很强的感知度和认可度,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让各族群众都过上更好的日子

野樱花怒放的时节,泸水市上江镇丙奉村村民进山采收草果、入田采摘蔬菜、到园种植沃柑,宰年猪、酿美酒,迎接傈僳“阔时节”的到来,村里呈现一派繁忙而热闹的景象。

 
泸水市上江镇丙奉村沃柑种植基地

2021年以来,丙奉村紧扣“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的目标要求,积极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丙奉村共有9个自然村24个村民小组,根据各村实际打造“一村一业”,筑牢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根基。截至目前,全村共种植草果13976亩、核桃6000多亩、晚熟芒果1000多亩、咖啡600多亩、蔬菜300多亩,集体流转土地169.8亩,总投资超5000万元的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丙奉村把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同乡村振兴、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在前期试验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沃柑产业。村里建立的沃柑种植基地,从2022年1月开始种植沃柑,目前已种植1100亩,涉及10个村民小组300多户农户。五年沃柑挂果见效益后,不仅村民可以分红,村集体经济也会从中获益。

丙奉村居住着汉族、傈僳族、白族、傣族、怒族、独龙族等1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85%以上。在这里,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携手并进,共同建设美丽家园。该村党总支书记卫生才说:“丙奉村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产业富村、生态美村、文化睦村和治理兴村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迈进,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壮美的怒江大峡谷、高黎贡山间,如流动的翡翠般奔腾不息的独龙江畔,丙奉村既是怒江州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一个样本,也是全省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独龙江乡  陶红 摄

作为全省沿边行政村(社区)最多的州市,怒江州坚持凡是下乡调研必看小康村、凡是督导检查必看小康村,将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纳入2022年州委、州政府10项重点工作任务,作为全州“重学习、抓落实、创一流”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宣传引导,组建“党员干部宣讲团”“感恩宣讲团”“文艺宣传队”等队伍,深入沿边村寨上“爱国课”“感恩课”,19个沿边乡镇(街道)、79个沿边行政村(社区)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360余次,共同谋划小康村建设,确保项目建设有力度、有温度。



 
资料图

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就是要促进各族群众共同迈向现代化,建设好美丽家园,过上更好的日子。

在西盟佤族自治县中课镇永不落村二组的肉牛养殖场,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肉牛悠然自得地吃着草料,不时发出“哞哞”的叫声。而就在两年前,眼前热闹的养牛场还是一片闲置土地。带头养牛的村党总支书记岩用说:“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是支撑。有了村干部带头探路,村民们才会积极响应发展产业。”

西盟县把培育富民产业、提高群众收入与村庄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着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先后出台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探索实施“政府+企业、金融+保险、合作社+养殖户、技术+培训、科研+协会”的肉牛分散扩繁、集中育肥新模式,让群众买牛有资金、养牛有补贴、育牛有保险、卖牛有出路,蹚出了一条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西盟县中课镇肉牛养殖

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少数民族人口占比达89.23%的普洱市,在44个沿边行政村、484个自然村全面达标的基础上,重点建设20个提格型和20个示范型示范点,全面推进示范带建设。通过做大做强肉牛养殖业,做优做精茶、咖啡、坚果等特色产业,按照“强农业、补工业、活外贸、促旅游”的思路,在抓产业促增收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发展动能,实现44个沿边行政村“一村一品”、农民合作社全覆盖,42个沿边行政村的集体经济经营性年收入均超过10万元。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满边境一线

沐浴着晚霞的柔光,唱着动听的歌谣,跳着欢快的舞步……在西盟县力所乡图地村四组崭新的文化广场上,60岁的娜孟与邻里乡亲在愉快地欢歌起舞,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现在有了活动室,活动场地宽了,白天出去劳动,晚上就来唱歌跳舞,这里有灯、有舞台,下雨天也不怕,每天来放松放松,很开心。”娜孟高兴地说。
 

 
西盟县力所乡图地村

自启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以来,图地村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会议,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确定“两污”治理、村庄美化亮化、人畜分离、户厕改造、人居环境提升、串户路修建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更加便利、村容村貌日渐洁美。“现在我们寨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立集中的养殖小区和排污系统,路灯亮了、村庄美了,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我们致富的信心更足了。”娜孟说。

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就是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开满边境一线,把374个沿边行政村打造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示范样板。

 
澜沧县雪林乡群众织布忙

走进腾冲市滇滩镇,入村道路平坦宽阔、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红旗飘扬,极具当地特色的大门立于村口迎接来客。一幅幅美丽的墙面彩绘描绘着当地群众古往今来的生产生活场景,这是滇滩镇联族社区棋盘石自然村现在的模样。


 
边疆人民心向党

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保山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交往交流交融活动,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打牢兴边富民、守边固防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础。实施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点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模范村组项目,持续打造建设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廊带,创建省级示范单位41个、市级示范单位13个、县级示范单位28个、示范户500余户,边疆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腾冲市猴桥镇胆扎社区守边固防

临沧市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有机融合起来,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为主线,紧扣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的“三大任务”,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心向总书记、心向党、心向国家“三个心向”,推动实现基础设施智慧化、乡村产品商品化、人居环境生态化、日常生活健康化、社会治理信息化、群众工作组织化的“六化”目标任务。


 
临沧市双江县勐勐镇布朗族村,布朗族群众跳起欢快的蜂桶鼓舞。陈飞 摄

2022年6月,昆明市托管磨憨工作启动以来,建立昆明市、西双版纳州、勐腊县三方共建共管工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磨憨镇有174公里边境线,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范围包括磨憨、尚勇、尚冈、曼庄、龙门、磨龙6个沿边行政村。昆明市探索“以城带边”工作机制,构建“一区一市带一村”新格局,推进主城5区和安宁市与磨憨6个行政村点对点共建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联创共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定点包村帮扶等工作,增强磨憨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造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昆明经验。

 
磨憨边民互市场

截至2022年12月底,全省8个边境州(市)和15个边境县(市)已成功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市)、示范单位。

强化党建引领共织边境“幸福网”

打洛,傣语意为“各民族共居的渡口”,境内居住有汉族、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民族,民族关系亲密融洽。

 
勐海县打洛镇打洛村曼蚌村民小组

打洛镇的抵边村曼蚌村,以“战斗堡垒村”建设为抓手,形成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新格局。村党支部开展党建“塑形铸魂”工程,组建党员先锋队、巡防护村队、巾帼服务队,三支队伍齐发力,打造党群共守平安港湾。科学统筹调配各方力量,将163户865名村民分成16组,组成由党员或村干部任组长的“十户联防组”,联动进行守边巡防,通过轮流值守边境卡点、扼守进村要道,确保关键点位牢固、安全防范无虞。

 
西双版纳州守边固防

曼厂村持续加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国防、边防政策教育,激发广大党员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维护好民族团结,构建“党员+N”立体化防控体系,按照“居住相邻、关系相近、方便服务”的原则,将47户村民划分成4个片区,党员、民兵等担任网格员,实现责任分解、“联系”覆盖,形成“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工作新格局,全力“守护好神圣国土”。

 
西双版纳州扎实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

西双版纳州边境线长966.3公里,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实施“红旗飘飘”工程,在边境一线设立国旗台1058座、配发党旗、国旗13万余面,切实让国旗、党旗“飘红”在边境一线。打造了一批以自然村为主的战斗堡垒村、先锋模范村、生活富裕村、和谐平安村、红色美丽村。在全省率先打造了以景洪市景哈至勐龙段、勐海县打洛段、勐腊县勐捧至勐满段为重点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境示范带。

建设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就是要引导边民牢记“国之大者”,树牢国家意识、国土意识、国防意识、国门意识,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守护好神圣国土。

麻根龙是保山腾冲市滇滩镇联族社区的一名傈僳族村干部,更是腾冲市边境线末梢段长。自滇滩镇强边固防突击队出征边境一线起,他始终冲锋在前。他说:“作为一名党员,从小在边关长大,守护国门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各族儿女团结一心,一定可以守好边关,守好疫情防控安全线。”滇滩镇联族社区党总支书记胡方元说:“在边境疫情防控上,联族社区各族儿女同心协力,团结一心,在边境线上守好边境,守好家园。”

 
新寨国门广场宣誓

在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中,保山市把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发展的坚强堡垒、维护稳定的坚固基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开展“请党放心、强边有我”主题实践活动和“万名党员守边关”活动,深化边疆党建长廊建设,党员干部带头、群众主动参与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做到了片区有人包、村组有人管、便道有人挂、边境线有人守、每户群众有人联系。通过在沿边地区大力开展国旗、国歌、国徽、宪法、法律、国家纪念日、国家安全意识等内容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增强边境各族群众强烈的国家意识、国土意识、国防意识、国门意识,增强守土固边的责任感、自豪感和自信心,健全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


 
马关县边陲苗寨罗家坪村

拥有“英雄老山圣地”的文山州,加大边防基础设施及相关设备投入力度,全面实施“智慧边境”工程,提高管边控边能力。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突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引领,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边防”和“五级段长制”责任,抓实强边固防,锻造和涌现出“一家三代守边、矢志终身护边”的“云岭楷模”熊光泽等一批先进模范,用实际行动和大爱践行“守边有我,请党放心”的政治担当和家国情怀。
 
来源:民族时报
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喻劲猛 陶红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