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 内容阅读
【美丽德宏 团结奋进】绘幸福三色 建幸福家园——德宏州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26日 14:51:19

美丽德宏 团结奋进.jpg

瑞丽“一寨两国”银井村的民间艺人在表演 王毅/摄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国境线长503.8公里,北、西、南三面都与缅甸接壤。有芒市、瑞丽、陇川、盈江4个边境县市,22个边境乡镇、57个边境行政村、496个自然村。2021年11月以来,德宏州立足沿边地区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和区位优势,在全州57个沿边行政村全面推开、纵深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18.3亿元,实施项目1410个,19项指标全部完成,近20万边民直接受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五个坚持”擦亮幸福底色

坚持高位推动,始终做到方向不偏。始终扛牢政治责任,高位推动,把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为双组长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州统筹谋划、县市具体负责、乡镇村主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上下联动、分工协作、统筹推进,高质量完成。

坚持目标导向,始终做到标准不降。始终坚持考核验收标准,以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等为重点,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高标准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夯实发展的基础。

坚持机制保障,始终做到力度不减。探索建立了指挥协调机制,解决“谁来干”的问题;建立了问题导向机制,解决“干什么”的问题;建立了协同机制,解决“如何干”的问题;建立了督查评价机制,解决“干得如何”的问题,积极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坚持统筹联动,始终做到行动不慢。创造性地开展“统”与“分”相结合、“督”与“导”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的协同联动工作方法,全面统筹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督查督导,确保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指标不落后、项目不延迟、资金不闲置。

坚持典型引领,始终确保效果不差。以典型引路不断推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生态保护、特色旅游、民族文化保护等高度融合,打造提升芒市赖南村、瑞丽市顺哈村、陇川县龙安村、盈江县雪梨村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可学习、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型村寨。

“六个目标”增添幸福成色

“基础牢”取得新进展。坚持硬件建设和软件基础同步夯实,持续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沿边行政村供电可靠率达99.82%以上。新增建设公路里程262.6公里,496个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实施农村供水工程97件,沿边行政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41%。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实现沿边行政村5G网络100%全覆盖。实施4个边境县(市)“一网两平台”智慧广电固边工程建设,高标准建成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体系。沿边行政村“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条件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和功能不断优化。

“产业兴”实现新突破。聚焦“一稳四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2022年以来累计投入衔接资金5.39亿元用于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产业发展,在边境乡镇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99笔3.08亿元,边境地区新增种植澳洲坚果1万余亩,修复和建成高标准农田13728.9亩,实施8个乡村振兴科技专项兴边富民项目,带动形成8个科技示范产业,“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57个沿边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沿边产业发展呈现多元融合新局面。

“环境美”呈现新面貌。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完成改建卫生户厕4229座、自然村公厕18座;统筹整合资金2.83亿元攻坚57个沿边行政村生活污水项目,实现沿边行政村污水治理率100%达标,沿边行政村下属公共卫生委员会全覆盖,促进乡村由表及里得到全面改变。推广种植城乡绿化美化苗木15万株,36个沿边行政村完成义务植树40万株,14个沿边行政村被认定为国家、省级森林乡村,2个沿边乡镇被认定为省级绿美乡镇,边境幸福村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赢”。

“生活好”迈上新台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行动计划。2021年以来,22个边境乡(镇)实现转移就业15.7万人,累计设置公益性岗位7514个、安置脱贫劳动力就业6167人,组织技能培训531期2.5万人次。建成46个学前教育幼儿园(学前班),57个沿边行政村远程教育覆盖率达到100%,完成37个沿边行政村卫生室改造提升……边境安宁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新画卷在边境上徐徐展开。

“边疆稳”开创新局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化拓展“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全国试点成果。创建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市)3个(芒市、盈江、瑞丽)、教育基地1个,10个边境乡镇、29个边境行政村创建成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7个沿边行政村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全覆盖。推进“沿边行政村(社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个、省级4个。持续严打整治跨境违法犯罪,2023年偷渡、走私案件数较2019年分别下降40.6%、77.8%。

“党建强”实现新提升。创建“红旗飘飘”工程、党建人心工程、强边固防“六个一”、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德宏党建品牌,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57个沿边行政村党组织书记和村民委员会主任全部实现“一肩挑”。全面消除沿边村民小组党员空白村,沿边行政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部达标,党群服务中心基本公共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全部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实现自然村文体器材全覆盖。在沿边行政村打造“10联户”网格2800余个,成立志愿服务队30支。

“七个聚焦”托举幸福金色

聚焦责任落实,推动幸福村建设提质增效。积极推广幸福村建设经验做法,不断深化拓展内涵和外延,构建以幸福村为纽带联动周边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为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各民族共同迈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民生福祉,推动群众生活全面提升。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产业发展,推动边境乡村产业振兴。依托边境地区生态、地理、环境优势,持续推进边境地区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销售业发展。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民族节日等特色优势资源,加快发展边(跨)境旅游,推进一批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新业态新产品。

聚焦人才支撑,推动边境乡村人才振兴。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努力消除各族群众语言沟通障碍,扶持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着力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吸引一批外出人才回乡、一批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创业,充实农村专业人才队伍,推动边境幸福村乡村人才振兴,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聚焦精神文明建设,推动边境乡村文化振兴。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N进”为主阵地、主渠道,建设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长廊,实施有利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政策、举措、项目,实现“富口袋”和“富脑袋”同步推进。

聚焦生态保护,推动边境乡村生态振兴。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坚持绿色发展,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污水、垃圾等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生活设施,补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短板,打造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村。

聚焦党建引领,推动边境乡村组织振兴。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着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对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全面领导,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乡村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本报记者)

来源:民族时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