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新闻动态 >> 内容阅读
丽江:团结花绽放 各族儿女心向党
稿件来源: 民族时报   发布时间:2022年08月05日 13:14:56

8月3日,记者从“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多民族聚居区,10年来,丽江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动传统文化现代表达、民族文化世界表达,全市先后创建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42个、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1个,今年1月,丽江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丽江过去是全省贫困程度较深的州(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全市17.9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玉龙、永胜、宁蒗3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5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直过民族”(傈僳族)、人口较少民族(普米族)整族脱贫,玉龙县域贫困治理体系和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贫困地区旧貌换新颜,群众出行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了收入更高、住房更好、保障更实、环境更美、发展更快、组织更强的历史巨变。

丽江承载文化,文化成就丽江。丽江通过常态化开展“四史”教育,打造了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滇西北革命根据地暨“边纵”七支队纪念馆等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推出了8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持续加大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力度,大力提升丽江古城文化内涵,建设了27个文化院落,持续用文化浓度稀释商业密度;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了《木府风云》《月亮花》等一批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艺精品;我们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了纳西古乐、印象丽江、丽水金沙等一批演艺节目,建设了红谷坡地、益田文创等一批文化创意园区,推出了东巴纸、珐琅银器、滇绣等一批拳头文创产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丽江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建设世界文化旅游名城 提升“文化丽江”品牌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提出重点打造“红色丽江、多彩丽江、乡愁丽江、艺术丽江、创意丽江”五个IP,着力建设“红色文化弘扬示范基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基地、文学艺术创作示范基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五个基地。围绕纳西族东巴文化,摩梭文化,彝族毕摩文化、他留文化,普米族韩规文化等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启动实施东巴文化研究专家库、纳西东巴医药古籍文献100卷翻译整理等一批文化工程,打造“三多节”“转山节”“阔时节”等一批民族特色节庆活动,设计推出“土司宴”“马帮菜”“他留情”等一批民族特色饮食,铸就丽江和谐包容和多元融合的文化底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丽江按照省委省政府丽江现场办公会提出的打造“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的目标定位,精心谋划、全面布局、高位推动丽江文化旅游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丽江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球人居环境优秀城市、最佳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荣誉。10年来,丽江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19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93.7亿元,年均增长7.8%。尤其是2019年,游客接待量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较“十二五”末翻一番。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丽江市委、市政府统筹抓好疫情精准防控和旅游业复苏发展,今年进入暑期以后,旅游业开始呈现出强劲复苏态势,7月份,全市接待游客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2亿元。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慧君

转载请注明来源《民族时报》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