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返回旧站点 [ ] 
 现在位置: 云南民族网 >> 新闻动态 >> 内容阅读
聚焦省两会丨“委员圆桌”共话助推云南高质量发展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12日 11:07:47

2023年1月10日晚,在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期间,部分省政协委员们受邀参加“委员圆桌”,围绕“如何让乡村振兴和旅游有效结合”“如何振兴产业”“如何通过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共同为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托起各族群众“稳稳的幸福”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胡娇 文/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一直以来,我省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上新台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见实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大部署。省政协委员陈翡敏、赖庆奎、刘军、赵金才、银康等围绕“如何让乡村振兴和旅游有效结合”“如何振兴产业”“如何通过企业带动产业发展”等话题,共同为推动云南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

陈翡敏委员——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如何看待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基础,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省政协委员、楚雄彝族自治州副州长陈翡敏作了三点阐述:

一是产业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没有产业的兴旺,就没有坚实的物质基础,那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现在全省各地都大力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如楚雄市苍岭镇打破原来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模式老化的小农经济模式,以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确定了“坝区发展蔬菜、花卉、粮烟”“半山区发展经济林果”“山区发展香笋种植和林下种植”的特色产业布局,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有钱建、公益事业有钱办,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产业发展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撑。发展乡村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就有了基础、空间。如楚雄州姚安县左门乡立足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养牛习惯,全力推动肉牛产业“牛起来”,群众富起来。2022年,全乡培养肉牛养殖户689户,人均养殖肉牛收入达1.5万元以上。

三是乡村产业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发展乡村产业,将现代工业标准理念和服务业人本理念引入农业农村,纵向延长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形态,构建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就有动力、有引擎、有发展。

“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云南乡村产业发展呈现了‘特色强劲、绿色厚植、加工提质、主体倍增、产业融合’的良好态势。”陈翡敏表示,但是我省农业产业发展受客观条件制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产业提质增效还任重道远。

赖庆奎委员——乡村旅游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当下,很多乡村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但一些地方并不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软件、硬件设施,盲目举办各种活动,最后暴露出接待能力不足、游客投诉等情况;还有部分地方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一模一样,同质化严重……怎样才能让乡村振兴和旅游有效结合?

“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立足于云南生态环境优美、自然风光秀丽、民族风情迷人等优势,长期关注乡村发展的省政协委员、西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赖庆奎说。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持续不断的外来务工人口在各类城市安居乐业,也导致了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房屋的现象。在云南多地实地调查了解后,赖庆奎认为,大力推进乡村民宿的发展,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还能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当下,旅游的方式发生了转变,城市化旅游、大景区旅游不再是主流,更多的人向往乡村旅游。”赖庆奎表示,乡村旅游得到了发展,但是也存在部分问题。

对此,赖庆奎建议: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建筑特色等,做好乡村旅游的规划布局,积极打造养殖、种植等基地,开发田园观光等吸引游客的体验活动;各民族要结合自身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实践,进行差异化的发展规划;支持各类企业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同时,积极引导当地各族群众从事旅游产业发展,让各族群众从中受益,实现增收致富。

刘军委员——经济发展了乡村振兴才有依靠

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发展河乡勐乃村荒坝村民小组曾是一个较为贫困的拉祜族村寨,以前种植水稻,由于地处冷凉山区,土壤肥力差,水稻亩产量较低。2017年,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结对帮扶荒坝村民小组,通过积极打造粮油种植基地等措施助农增收。

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副主席、云南滇雪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军说:“以前荒坝村民小组种的水稻卖不出去,我们帮扶后就给种子、有机肥、教技术,然后负责收购,同时做市场、做品牌。如今创立的‘糯福’油、荒坝米等品牌发展起来了,产业、产品进入了良性发展。”

“老百姓收入不断增长,才会跟着你干,因为跟着干有盼头、有希望、有收入。”对于如何谋划乡村振兴,刘军认为,云南乡村要振兴,必须以产业振兴、市场振兴、品牌振兴为引领,方向对了,发展、收入才能上得去,企业、老百姓才有信心。

云南山多盆地多,立体形气候、生态环境好,立足于此,刘军建议,乡村振兴工作中要着力培育区域特色产业,讲好云南小而美的故事,做小而美的特色产业。同时,加强质量和标准化建设,好产品有好质量、有标准,才能让云南五花八门的产品,变成琳琅满目的商品,推动云品出滇。

同时,刘军建议,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扶持民营经济,做优做强中小微企业。“市场搞活了,经济发展了,乡村振兴才有依靠。”他认为,在民营经济蓬勃健康发展的环境中,鼓励创新创业,让区域、地方经济热闹起来,就能有效解决就业与发展的问题。

赵金才委员——乡村振兴要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

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界的省政协委员、云南金财家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省地板商会会长赵金才立足本职工作,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这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中,我们广大民营企业踊跃投身‘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为实现云南各族人民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脱贫、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我们的力量。”赵金才说道。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结合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赵金才认为,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短板”。

因而,赵金才建议:一是要找到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培育文旅融合、农旅融合新业态,努力闯出一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从而带动就业,既能夯实当地的优势资源,又能吸引年轻人回乡务工,减少空巢老人现象。

二是要鼓励农业民营企业发展,给予扶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到乡村投资带动当地发展。

三是要就地稳人才,根据当地的实际出台相应的政策吸引大学生就地发展,使新观念、新思想、新创新入驻到当地的发展中,以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增强乡村自我发展能力。

四是要加强新媒体方面的专业培训,让“农业人”变成“现代农业人”,懂得如何拓展销售渠道。

五是要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银康委员——让企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有很多企业带着资金、项目进到乡村发展产业,那该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呢?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首先要将群众的思想打通,那就要考虑到农民的保障问题。”省政协委员、省总商会副会长、省川渝商会会长、云南康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银康说,要处理好这个保障问题,就离不开企业、政府共同来助力。

银康认为,目前企业应立足乡村的资源优势,从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振兴、群众思维引导等方面进行投入,充分发挥企业在促进农户就业增收等方面的带动作用。

银康认为,作为企业,要立足把乡村资源盘活,为抓好巩固提升、防止返贫致贫贡献力量。同时,还要团结各族群众,切实提升广大群众致富发展的内生动力,汇聚加快乡村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在乡村振兴局、工信、文旅等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我们目前联合各地商会,携手直接投资乡村,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将各商会的资源释放到乡村去,才能让乡村的资源无限放大。”银康表示,现在乡村振兴取得了成效,但是要将其进行升华,除了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还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关键词  建设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扩大国际 “朋友圈” 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孙贵升 文/图

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改革开放和“五大建设”高度关心、充满殷切希望,两次考察云南时,都要求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在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2022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云南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意见》,围绕到2025年和2035年两个时间段,对云南的发展目标作了进一步明确。

正当举国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云岭大地各族儿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云南篇章之际,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隆重召开。胸怀“国之大者”,心系“省之要事”参政议政、协商建言,是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职责所在。2023年1月10日晚,省政协委员王迅、何卫、贺鉴、曹荣根等围绕“抢抓机遇,加快建设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介绍建言献策情况。

王迅委员——加快建设辐射中心融入服务国家战略

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投资促进局局长王迅表示,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带动大发展”的思路,围绕实体产业,抓牢项目投资,让市场主体大起来、让产业链条强起来,全力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

他认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云南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湄公河次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三圈”交汇点,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建设的前沿枢纽。全省拥有27个陆路口岸,拥有4060公里边境线,与缅甸、老挝、越南三个东盟国家接壤,全省拥有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跨境经济合作区等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平台。现阶段,我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处于加速发展期,内需潜力处于快速增长期,改革开放动能处于加速释放期,资源优势处于提升放大期,后续发展后劲很足。以昆明为综合交通枢纽中心,8条国内铁路交汇,5条国际铁路出境;泛亚高铁昆明段全线贯通,中欧、中亚、中越、中老国际货运班列双向稳定运行,新开通昆明至琅勃拉邦、万象等8条国际公路运输班线。长水国际机场为国内第四大门户枢纽机场,客运航线396条,国际(地区)通航城市63个,云南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环印度洋国家的交通更加便捷、联系更加紧密,为建设辐射中心提供了良好的通道条件和流通保障。云南全省4700万人口,背靠14亿人口的庞大中国市场,面向23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市场,市场空间十分广阔。广阔的市场空间、强劲的消费需求、巨大的消费潜力,为与周边国家加强经贸合作提供了重要条件。落实负面清单+国民待遇外商投资管理,实施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建立重大外资项目跟踪推进机制,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全面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昆明海关整体通关时效位居全国前列。

王迅表示,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积极抢抓RCEP实施机遇,高标准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和经济功能区建设,推动云南全面融入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要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合作,加强与成渝经济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等产业衔接,积极引入金融、科技、资本、人才等要素资源,吸引已转移至境外的产业链关键环节关键企业存量回流。要扩大对外贸易规模,推动机电产品、化肥、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鼓励企业深挖进口需求,引导企业扩大采购南亚东南亚国家优质产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消费特点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要优先发展总部经济,通过引进总部带动产业落地云南。要建设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加快促进磨憨口岸经济合作区建设成为实施RCEP样板区和示范区,建设立足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磨憨国际口岸城市。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运用好招商引资政策,切实为企业和企业家来云南投资兴业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何卫委员——发展壮大口岸经济促进对外开放

“普洱市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前沿,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一个重要节点,在发展口岸经济方面有很大的前景。普洱市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优势,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有4个边境县16个边境乡(镇)。全市有勐康1个国际口岸、思茅港1个国家一类口岸,孟连1个国家二类口岸,除思茅港口岸因景洪电站建设于2005年1月断航停止运行外,勐康口岸、孟连口岸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省政协委员、普洱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民革云南省委会委员、民革普洱市支部主委何卫对普洱发展口岸经济的区位优势自信满满。

勐康口岸2021年3月通过国家验收,2021年12月正式批准为国际口岸。孟连口岸属于国家二类口岸,2017年成立孟连(勐阿)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边合区入驻企业142户,是云南省对缅开放的第二大陆路口岸、全国最大的锡矿进口口岸,成为云南省通向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门户。普洱边境通道有17条,面向缅甸的有14条,面向老挝的有2条,面向越南的有1条。其中,龙富通道于2021年9月被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目前正在开展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已完成征地2340亩。大黑山通道已按照国家一类口岸标准于2022年4月开工建设,同步规划建设娜妥坝边境产业园项目。

据介绍,2022年以来,普洱市高位推动对外开放工作,实现了对外贸易逆势增长,1-11月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04亿元,同比增长44.4%,增速排名全省第3位。

何卫表示,下一步,将按照省委、市委全会的工作要求,在壮大口岸经济工作上持续发力,找准口岸定位、做大做强口岸经济,使口岸真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谋划储备一批口岸通道及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加快推进口岸通道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省级智慧口岸试点,完善口岸功能,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规范边民互市贸易,探索跨境电商试点。积极推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开发合作,实现境内外联动,不断做强做大口岸经济,推动普洱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贺鉴委员——深化改革开放打造新增长极

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是新时期中央为云南制定的任务,也是符合云南发展特点、需求的发展目标。配合“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同周边国家合作、周边国家对云南的期待构成了推进辐射中心建设工作的必要性,辐射中心的建成对中国、周边国家及云南省都具有重要意义。

省政协委员、民革云南省委会常委、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和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贺鉴提出,建设辐射中心的内涵是开放、合作,目的是互利共赢,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优势在区位,出路是开放,云南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深化改革促进开放,打造新的增长极和实现互利共赢。要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突出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促进睦邻友好和强化辐射网络建设。

他认为,云南若要向外辐射,自身能力是根本。云南的对外辐射能力来源于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同周边国家文明交流互鉴、同周边国家积累下的紧密的政治经贸关系等,还来自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是我国对外辐射的信心来源,除发挥自身优势外,云南应借力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争取国家支持,与国家大战略协同配合;云南在向外辐射的过程中,南亚东南亚国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配合至关重要,周边国家在辐射工作开展中的态度十分重要,应避免唱“ 独角戏”的尴尬局面;辐射是有互动的,云南向外辐射的同时也受到南亚东南亚国家或强或弱的互动影响,各国需加强沟通对话、强化合作机制、增强政治互信,努力建构良性的辐射氛围;其次,数字经济和数字合作将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最后,则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重视智库建设和相关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库支持。

曹荣根委员——拓宽国际视野积极向外拓展

省政协委员、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会长曹荣根提出,云南是中国最适合种植咖啡的地区之一,咖啡播种面积和产量连年保持全国首位。云南生产的咖啡原料豆及深加工产品远销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55个国家和地区。他认为,云南咖啡产业应当制定精品化、庄园型发展规划,以精品化提升云南咖啡的价值,以庄园型模式突出不同产区品牌,提升产品溢价能力。他建议,普洱、临沧、德宏、保山等咖啡主产区引进成熟的初加工设备,建设全机械化、标准化鲜果处理中心,实现咖啡生豆原料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标准化,同时实现生产的环保和可持续性。

针对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以及国内快速发展的咖啡消费市场,曹荣根还建议云南确立和制定亚洲咖啡一体化发展思路和规划,在交易、金融、信息、供应链、精深加工等领域不断做强,积极向外拓展、整合,使云南成为亚洲产区咖啡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此外,曹荣根还提出与云花共谋发展,促国际交流合作的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将打造世界一流的产业发展高地,为云花产业迈向世界一流打好基础,推进云花国际化进程,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真正实现花卉“买全球、卖世界”的目标,还将以建设“中国最优、世界一流”的总目标,大力推进云南花卉产业设施化、绿色化、数字化“三化”发展,建设连接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进而面向全球的花卉生产和消费区域。

 
媒体友情链接
中国民族宗教网 | 云南省统一战线网 | 云南省民族宗教网 | 云南日报 | 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云南经济日报 | 云南老年报 | 云南网
 
 
订报热线:0871-64158108 64148683 联系地址:昆明市日新中路516号,邮编650228
Copyright @ 2015-2021 民族时报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60052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