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兴均于1982年初中毕业后就开始学习射弩,1994年正式拜师其叔叔杨学中,成为大关县苗族射弩项目的第七代传承人,并于同年代表昭通参加了云南省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在昭通市第一届、第二届民运会和云南省第五、六、八、九、十届民运会上,杨兴均多次获得金牌。其中,在云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得民族传统弩男子跪姿第一名,是昭通市参加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的射弩项目的第一块金牌。
杨兴均除了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赛事之外,还致力于苗族射弩技艺的传承和发扬。从2008年开始,杨兴均就在大关县天星镇绿南村汤家坪家中开展收徒传艺工作,目前所带徒弟有杨义全、杨义强、王孝翠、朱秀丽、王玉花、杨兴才、吴建东等,并组织推荐他们参加各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射弩比赛,均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大关苗族射弩技艺的传承作出了积极贡献。
昭通大关县苗族射弩历史悠久,是每年苗族花山节必备的比赛项目之一。它和苗族芦笙一样,以其特有的形式记录着苗族的历史和文化,已成为民族文化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旧社会,大关苗族成年男女人人都会射弩。射弩从最初的狩猎方式发展到现在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记载着苗族文化的传承和沿袭。
大关县的苗族射弩运动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昭通市少数民族射弩选拔赛中,大关县代表队多次获男女射弩团体第一名、第二名,曾多次代表昭通市参加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射弩比赛,多人多次获前三名。
谈起云南省第十二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杨兴均表示:“希望昭通的运动健儿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以省民族运动会为媒,敢闯善拼,坚韧求成,展示苗族健儿竞技风采,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叙民族兄弟情谊,共谱和谐新篇章。”
(作者:杨永 单位系昭通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